文论
再访四门塔
作者:  来源:bt365滚球   2016-06-08 16:59:00
  

  我与济南四门塔有过多次相逢。仿佛冥冥中有一种情缘牵引,三十多年前首次去四门塔就住在?埠村一个多月,这里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色,佛教圣地,一直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每一次的重逢际遇都在加深着这种记忆。今天,陪同台湾著名佛造像研究学者、台北艺术大学的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特聘“六艺学者”林保尧教授再访四门塔,故地重拜,思绪万千。

  1981年春,我们班的写生课程就安排在柳埠村周边,首次拜见佛教圣地的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墓塔林、摩崖造像等遗址。当年进山的路是一条砂石路,两座山脉之间有条大沙河,岸边草木横生,炊烟袅袅,村民过着朴素而勤劳的生活,当时的情形如今仍记忆犹新。作为初学画者的视觉观察,单层庭阁式的四门塔立于山坡,塔山相辉映,一派静谧怀山的景象。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写生过程中,每天布点取景,在摹写自然与人文景观中体味艺术创作的乐趣。还记得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同学们却很快乐,每天早上出晚上归,中午一个馒头一块咸豆腐当午餐,那味道让人很知足,同学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

  1998年,我有幸随导师张道一先生到访台湾,岀席中国传统艺术研讨会,相识了主办方的林保尧教授,巧的是会议结束之后不久他到山东考察佛造像和汉画像艺术,我又有幸陪同林教授一行跑了一个多月,中间又造访了四门塔,由于四门塔东壁阿閦佛佛首被盗,我们未能进入塔内调研,只能在外围瞻仰。虽是一件憾事,也促成了一个机缘。当时我介绍了这尊千年佛像身首相离的情况,令大家都感到叹惋,当时林教授就说,回台湾看看吧,如有缘分或许能把阿閦佛首请回来。正是我们这样的机缘,林保尧教授后来为阿閦佛佛首的追寻与回归付出了努力。2002年,当四门塔阿閦佛首被发现后,他在学术界、佛教界、社会各界人士中周旋呼吁,并最终促成了阿閦佛身首合璧,回归四门塔,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功德”。

  2002年造访四门塔的机缘是我和朱铭教授陪同冯骥才先生在山东调研。我们观瞻了四门塔、龙虎塔、摩崖石刻等历史遗迹,顺着调研线路在思绪中追索绵延千年的佛教艺术历程,那是一次文化与佛造像艺术的考察行程。当时大家也谈到了林保尧教授考察、鉴定、请回、复原阿閦佛像的一段佳话。

  2013年的一天,我又梦到了四门塔,又梦到与林教授在四门塔周边寻找佛像复原的足迹,又梦见了那塔、那佛、那山、那水,似乎是梦境的真实与真实的梦境,组成一幅似清晰又真实的画面,仿佛在召唤再一次的与圣地相逢,次日早晨便驱车再次造访了四门塔,在草木与阳光编织的画面中重温四门塔传递出来的智慧之光,感恩缘分让大家相识、想思、相处,感恩台湾法鼓山文教基金会圣严法师和林保尧教授为阿閦佛佛首回归所付出的一切,感恩千年的佛造像艺术给世俗社会的启示。

  今天,时过境迁,这里景致有了很多的变化,当初凹凸颠簸的砂石路早已被平整的沥青路所取代,大沙河两岸楼房林立,由于高大建筑物的遮挡,只能顺山而上,行至更近处才能看到塔身的真容。塔北侧的巨大的九顶松仍在,不同的是,由于游客的增多,景区为了保护这株古木,在树身的周围加装了防护围栏。我在想,如果我们的游人心中有个尊威的“护栏”就好了,或许在日后会拆掉不雅的围栏,让自然景观与我们同在,让佛教圣地融入自然之中。

  林保尧教授是阿閦佛首复原十五周年之后首次访问四门塔,在与工作人员回顾佛首回归的情境时仍难掩激动的心情,作为研究传统佛造像艺术的著名学者,看得出来,这件事情在他心中的份量。林教授多年来从事佛教艺术研究,在与台湾的民间公益团体合作中致力于大陆被盗佛像的回归工作。就在前不久,年近七旬的他又促成了河北幽居寺千年释迦牟尼佛首的回归,林保尧教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两岸文化交流使者。

  这次四门塔之行,也是我与林保尧教授两人首次到访四门塔近二十年的纪念。

2016年5月28日记

编辑: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