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潘鲁生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作者:  来源:bt365滚球   2017-03-09 16:52:00
  

  3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韩启德、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林文漪、罗富和、何厚铧、张庆黎、李海峰、陈元、卢展工、周小川、王家瑞、王正伟、马飚、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大会首先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议程。

  俞正声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代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参加会议,就传承发展中华传统造型体系、民间工艺发展与文化乡土重建、传统村落的村民权益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为本、我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等建言献策。

  大会期间,潘鲁生将与2000多位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协商议政,认真履行职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潘鲁生在建议“民间工艺发展与文化乡土重建”的提案中指出,必须增强乡村文化的自信,正视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乡村文明、乡土文化存在的断裂和瓦解问题,包括传统村落、民俗民艺、文化传承人等文化资源急剧流失,乡土文化的凝聚力不断减弱,乡村“空心化”问题较为严峻等。要尊重民俗信仰,恢复优秀的乡约民俗,增强文化凝聚;要培育乡土情怀,培养扎根乡村、与乡村生死与共、有思想、有意愿、有情怀、有能力的乡村人才队伍,鼓励精英文化知识等回归乡村。重塑新乡村社会文化精神要回归生活,树立自信,面向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生活现实,寻找、梳理、明确既往文化传统、文化资源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培育乡村文化情怀,唤起更广大民众的文化传承与创造力,真正在现代视野里明确属于我们民族精神内核,明确具有生命力的本元文化,增进乡村文化认同与凝聚,在社会变迁发展中找到精神支点并续写积淀深厚、传承不辍的文化动力。

  在建议“传承发展中华传统造型体系”的提案中指出,恢复和重建中华传统造型体系,是传承和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意象,是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是为了实现传统造型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建议“传统村落的村民权益保护”的提案中指出,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需关注和解决村民权益问题。村民是传统村落里的生命,是我们所有保护行动中的主体,往往村民权益保护得好、安居乐业,传统村落就有生机,有内生动力,否则难逃“空心化”和衰败的命运。

  在建议“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为本”的提案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项重大命题,教育和传播是关键。要加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研究,根据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因地治宜,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有条不紊地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教育规划,使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使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落地生根;要加大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各领域的研究力度,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和专项研究基金,统筹规划研究领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打好基础,服务国家文化战略。

  在建议“我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提案中指出,建议进一步制定“工艺美术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构建工艺美术产业创新体系,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全面拓展国内、国际消费市场,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促进艺术与经济、工艺美术行业与其它行业产业间的有效对接。以及增强企业及从业者专业水平,培育和深化工艺美术产业的文化基础,拓展工艺美术产业链各阶段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在建议“关于加强‘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建议在“艺术学”门类下,设立“民间文艺学”一级学科,下设“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学”、“民间文艺学理论”3个二级学科,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力度。加强教材编纂是专业人才培养所亟需, 也是社会普及教育的需要;面向高校人才培养,突破概论体系,结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出版工程等加强全面性、代表性、经典性民间文艺作品的传授传播;面向中小学少年儿童教育,从“中国民间文艺乡土教材”编纂计划做起,成立教材编纂团队,发掘地方民间文艺特色,充分梳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民间文艺样式。开展课题攻关,组织“中国民间文艺理论体系”课题研究,建设我国民间文艺学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组建“中国民间文艺资源创新与转化智库”,就民间文艺资源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创新转化及涉及的文化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等开展针对性、前瞻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服务国家文化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编辑:王志强)